欢迎光临兰州百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​​,服务热线:0931-4530200   13109493788
13109493788
兰州百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
Lanzhou Baiqi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., Ltd.
专业信息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
当前位置:
技术文章
technical service
小程序诞生两年:BAT们得到的与失去的
来源: | 作者:pmtbfbde3 | 发布时间: 2254天前 | 5425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我们有时候会觉得,智能手机时代已经(差不多)结束了,事实上远远没有。

  自2007年(某智能手机标杆诞生)到2016年,十年间,全球智能手机用户量堪堪突破25亿。这个过程中,大家基本是把原本通过PC满足的需求悉数转移到了手机上。换个说法,这是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一次虚拟体验大迁移。

  但在这场迁移中,成功聚拢起可观流量的头部App们,只是帮我们更便捷地通过移动设备来访问、使用互联网。它们像是一个个信息孤岛,零散而老派地满足用户需求,并没有谁真正完成平台化,进而一跃成为足以撼动格局的超级App。

  不过最近几年时间,国内市场确实有了变化:以BAT为首的超级App们携小程序之利,终于又踏上了新的征程。

  1)移动互联网的历史沿革

  从PC时代开始,操作系统与超级应用之间就屡屡产生关于流量入口的争夺。 

  第一场自然是浏览器之争(1995-2012年),整个过程简单来讲就是:IE盛极而衰,Chrome后来居上。

  浏览器是互联网时代的流量入口。自1998年网景被收购,微软旗下IE浏览器就稳坐浏览器市场的头把交椅。直到2012年,谷歌的Chrome终于完成赶超,微软被迫结束长达14年对浏览器市场的统治。

  接下来一场旷日持久的流量之争围绕应用商店展开(2013-2017年):海外由AppStore与GooglePlay分区而治,国内则是腾讯、小米、华为等推出的应用商店自成一派。借由此类商店的推荐和排行榜名次之争,一些App终于有了姓名。

  随着部分行业的马太效应逐渐显现,总会有些头部App不甘于如此,它们的缔造者往往还有一个平台梦,昔日的Facebook无法免俗,两年前的微信、支付宝、百度也是这样。

  于是就有了小程序(2017年之后)的故事。

  以大家熟知的微信小程序为例,它的部分作用在于绕过各大应用分发平台,实现轻应用的分发。虽然轻量化的特点决定了它不可能完全取代App本身,但是据统计,移动互联网中低频轻应用和高频轻应用的占比高达70%以上。因此,小程序依然足以对移动应用的分发产生巨大影响。

  可以发现,PC时代的流量较为分散,浏览器及网页是重点;而到了移动时代,流量开始被聚合,应用商店成为利器(当然手机网页也不可或缺),头部App们化身一个个流量孤岛;故事再往后发展,超级App+小程序的组合拳似乎成了一种必然。